淮南市“五方”并用 提升產業園區用地質效
淮南市:“五方”并用 提升產業園區用地質效
淮南市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中,聚焦省級以上開發園區,從新項目供地、老項目評價、供地后監管三個方面,開出“五劑良方”,促進園區用地用地質效提升。
一是出臺《淮南市產業用地標準地供應工作指引(2023年版)》,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工業項目實行100%“標準地”出讓,把“標準地”供應區域拓展到代管區域,把產業類型拓展到生產性服務業以及各類產業集聚區、工業功能區、特色小鎮延伸。
二是出臺《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推行“用地清單制”的通知》《淮南市工業倉儲類建設項目帶設計方案出讓的通知》,實現“拿地即開工”“交地即發證”。
三是鼓勵工業企業實施“零增地”技改,在符合規劃、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,鼓勵企業對現有工業用地實施拆、改、擴和利用地下空間等途徑提高土地利用率。今年一季度,共審批“零增地”工業項目6個,增加計容建筑面積5.8萬平方米,節約土地約80畝。
四是實施“雙合同”監管,工業企業在與自然資源部門簽定《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》的同時,與屬地政府同步簽訂《工業項目用地產出監管合同》,按照“誰提出、誰監管”的原則,從畝均投資強度、畝均稅收貢獻、能耗標準、二氧化碳排放及開竣工時間、達產時間、復合驗收全流程實施監管,不斷提升工業項目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。
五是深化“畝均論英雄”改革,出臺《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意見》,圍繞綜合評價體系、優化資源配置政策體系、創新服務管理體系和聯動推進改革機制體系等“四個體系”建設,對296家規上工業企業進行“全員體檢”,突出投入強度、產出密度、引領厚度、創新高度等“四個維度”,創新開展工業企業星級評價,并組織發改、經信、自然資源和規劃、統計等部門對園區進行巡回指導督導,淮南市“畝均論英雄”改革賦能園區提質增效經驗做法被國務院《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簡報》采用。
來源: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
